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乾隆坑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乾隆把雍正打压过的人都平反了,雍正器重的大臣为什么会被乾隆打压,乾隆为何如此坑爹?
其实看看清代历史也觉得乾隆很有意思,别人都是顺着他爹来,唯独乾隆是逆着他爹来,甚至可以说是专门坑爹,当然,乾隆在没继位前还是顺着他爹雍正的,继位之后却把雍正时期的人和事都否定了。
乾隆也一直对外标榜自己很像爷爷康熙,并不像父亲雍正,可见其实在乾隆内心深处是并不认可他老爹雍正的,其实这也是康雍乾祖孙三代个人行事风格所致。
康雍乾三代帝王行事风格迥然不同
康雍乾三代帝王把清代推向巅峰,也是清代历史上最杰出的三代帝王,但是三代帝王其实风格迥异,总得来说康熙和乾隆祖孙二人风格更加相似,而雍正则与父亲和儿子都不相同。
康熙行仁政,好施小恩小惠,对待臣属极其宽容,尤其是对待文臣颇为礼遇,所以康熙在后世口碑比较好,被文人过度吹捧;雍正御下刻薄寡恩,雍正处处以公正要求臣属,而且他能以身作则,他本人极为勤政,事必躬亲,所以虽然御下刻薄,但能做典范和表率;乾隆则是总体上效仿祖父康熙行仁政,但实际操作中乾隆又喜好玩弄权术,通过模仿父亲雍正的御下严苛来实现平衡,既不过于宽仁,也不过于严苛,所以乾隆对臣属是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
乾隆继位之后充分诠释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俗语,他对待雍正器重和喜爱的人进行打压甚至迫害,这就是典型的给臣属打一巴掌的行为,但是乾隆又不想让天下人觉得自己过于严苛,所以他又对曾经被雍正打压和迫害的人进行平反,施小恩小惠让天下人能看到自己是在行仁政,这是典型的给一个甜枣的行为。
比如雍正十分喜爱的侄子废太子胤礽长子弘晳,康熙生前曾经最为喜爱长孙弘晳,他在临终时曾特意交代雍正一定要将弘晳封为王爵,雍正继位后将弘晳先封为理郡王,后又晋封为理亲王,弘晳也是弘字辈中最早晋封王爵的人,他晋封王爵时,乾隆还没有封爵呢。
雍正在世时也对弘晳极好,弘晳是雍正子侄辈中唯一在日常称呼和上书中可以称雍正为皇父或皇阿玛的人。虽然雍正善待弘晳也是为了拉拢人心,但是雍正曾在给大臣的朱批回复中评论自己子侄辈中唯有弘晳最为卓越,能力最强,从这里也能看出雍正内心对弘晳是比较认可和器重,甚至认为他比自己最好的儿子乾隆都要强。
但是在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却亲自炮制了“弘晳逆案”。乾隆对弘晳进行了严酷的打压,当然乾隆打压弘晳其实是为了一箭双雕,也是为了玩弄权术,因为他借着“弘晳逆案”把自己的十六叔胤禄一起打压了。
雍正临终时给乾隆留下了四位顾命大臣来辅佐他,分别是康熙第十六子庄亲王胤禄、第十七子果亲王胤礼、大学士张廷玉和鄂尔泰。
乾隆其实对这四位顾命大臣很是反感,但是这些人毕竟是老爹雍正留下的,他又不能公开表示反感,所以他玩起了帝王的平衡之术,他在皇叔中偏向果亲王胤礼,扶持胤礼制衡胤禄,而张廷玉和鄂尔泰向来不和,因此乾隆并没有过多顾忌他们俩。
但是到了乾隆三年(1738年)局势就不一样了,胤礼因为操劳国事过度英年早逝,四位辅政大臣中只剩下胤禄、张廷玉、鄂尔泰,而胤禄以辅政皇叔之尊地位最高,他的皇叔身份敏感,权势还这么大,之前有胤礼和他互相制衡还可以,现在成他一家独大,因此乾隆就不得不考虑胤禄对皇位的威胁问题了。
弘晳同样也是对乾隆皇位有一定威胁的人,因为弘晳是康熙废太子胤礽的长子,也是康熙的嫡长孙,他曾经深受康熙喜爱,从出生就被康熙亲自抚育,一直在宫中抚育了20多年,直到康熙驾崩,雍正继位,弘晳才搬出了皇宫。
最关键的是雍正继位后为了拉拢人心也对弘晳非常不错,还对他很认可,恩赐很重。这样一来弘晳敏感的身份对乾隆的皇位也是潜在威胁,弘晳、胤禄都对乾隆的皇位存在潜在威胁,那乾隆就得除掉他们,于是一场“弘晳逆案”就把他们一箭双雕了。
乾隆在没有实质性证据的情况下,硬是把弘晳和胤禄扣上了来往诡秘,图谋不轨的罪名,弘晳被乾隆下旨褫夺爵位,削除宗籍,乾隆并效仿老爹雍正给弟弟胤禩和胤禟改名的事,为堂兄弘晳改名为四十六(案发时46岁),终身圈禁于景山东菓园,弘晳被圈禁了不到三年抑郁而亡。
乾隆借着弘晳杀鸡儆猴,警告了那些有异心的皇室宗亲,这就算是打了一个巴掌,按照乾隆的性格还得给颗甜枣,于是乾隆虽然把胤禄也牵扯进来,故意为了向皇室宗亲展示自己的宽仁,并且不能刻薄对待老爹雍正留下的辅政王胤禄,所以他赦免了胤禄罪名,只是罢免了胤禄一切职务,以庄亲王爵位赋闲在家,可以说乾隆是借着“弘晳逆案”,直接把胤禄的权力收了回来,此后胤禄被整得害怕了,在家中闭门谢客,久而久之也就是彻底失去了政治影响力。
可以说乾隆这是一箭双雕耍得一手绝妙的权谋之术,而且借着“弘晳逆案”,乾隆还更加强化集中了皇权。
胤礼早逝,胤禄被罢免职务,到这时候雍正留给乾隆的四位顾命大臣只剩下大学士张廷玉和鄂尔泰了,实际上张廷玉和鄂尔泰还是很好摆弄,他们俩虽然都是雍正的心腹之臣,但是两人私人关系并不和睦,经常互相倾轧,这让乾隆很好制衡二人,乾隆利用二人矛盾制衡之时,也不忘了提拔自己的亲信讷亲和班第等人,这样一来乾隆的皇权就更加巩固了。
但是张廷玉和鄂尔泰二人党争在乾隆初期也闹得几近白热化,依附张廷玉的多是他安徽籍同乡文官,而依附于鄂尔泰的则是地方督抚,张廷玉一党主要人物都是在内廷任职,而鄂尔泰一党的主要人物都是在地方出任督抚。
张鄂党争可以说是乾隆初期的一大政治矛盾,不过乾隆生平最憎恨结党营私,而且清代整体对党争打击很厉害,所以张廷玉和鄂尔泰的党争并不像历史上牛李党争、东林党和阉党那么斗争激烈和白热化。
乾隆不是不了解张廷玉和鄂尔泰党争,只是二人做得并不过分,没有危害到皇权利益,所以乾隆尽管很厌恶党争,但张廷玉和鄂尔泰毕竟都是他老爹雍正留下来的顾命大臣,所以他还只能包容,而且乾隆也利用二人党争用权谋之术制衡了内廷和外廷官员。
鄂尔泰的党羽多为地方督抚,而张廷玉的党羽多是内廷文官,因此乾隆故意扶持张廷玉的党羽利用他们去监督鄂尔泰在外廷的地方督抚党羽。
乾隆十年(1745年)鄂尔泰病逝,之前说过张廷玉和鄂尔泰党争并不是十分激烈和白热化,因此随着鄂尔泰去世,鄂尔泰的党羽也就基本树倒猢狲散,既然如此,那乾隆留着张廷玉也没有意义了,况且鄂尔泰去世,也代表着雍正留给乾隆的顾命大臣只剩下张廷玉了,而张廷玉背后还有着一众党羽,所以乾隆最后的目标就是把张廷玉搬倒完事。
因此乾隆十五年(1750年)张廷玉因配享太庙的事被乾隆罢官抄家,乾隆命人将雍正恩赐给张廷玉的财物全部拿了回来,并且剥夺了雍正临终时遗命张廷玉去世后配享太庙的资格,后来张廷玉孤苦悲凉地回到老家安徽桐城,最终张廷玉在老家晚景凄凉的去世。
不过乾隆在张廷玉死后又给了他一颗甜枣吃,乾隆本来已经在张廷玉生前就取消了他配享太庙的资格,但是在张廷玉死后,乾隆又下诏感念张廷玉为父亲雍正的顾命重臣,恢复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
而生前没有被乾隆整治过的鄂尔泰则在死后被收拾了,鄂尔泰死后受其党羽胡中藻文字狱案的牵连,被撤出了贤良祠,还受到了乾隆公开指责批判。
看看乾隆对雍正的股肱之臣张廷玉和鄂尔泰完全就是一个巴掌一颗甜枣的手段,可以说乾隆把帝王的权谋之术在张廷玉和鄂尔泰身上耍的淋漓尽致。
因此乾隆收拾雍正器重和喜爱的弘晳、胤禄也好,还是整治张廷玉和鄂尔泰也好,始终是用尽了帝王权谋之术,而且也都是继位之初为了巩固皇权而为之。
除了巩固皇权,乾隆还为了拉拢人心,而且乾隆内心也不太认同老爹雍正
乾隆打压和收拾雍正器重的大臣是为了巩固皇权,那他为了被雍正打压和迫害的人平反则是为了拉拢人心。而且很可能乾隆内心中对于雍正的所作所为也不太认可。
最能体现的就是乾隆继位之后立刻公开指责了雍正的心腹重臣河南总督田文镜,而田文镜早在雍正时期就已经去世了,按理乾隆不应该再抓着一个死人不放,但是乾隆却偏偏这么干了,他公开指责田文镜为酷吏。
当然这个田文镜确实是一个只顾政绩不顾百姓死活的人,但是田文镜对推行雍正新政贡献是非常大的功臣,况且当时已经去世,乾隆也不应该指责一个已经去世的人,但他却做了,这就是乾隆对父亲雍正的不认同,也是为了告诉大家他和他老爹雍正不一样,他不会重用像田文镜这种酷吏的。
雍正驾崩,乾隆继位,在继位后的第一件事,连年号都没来得及改,乾隆就迫不及待地为哥哥弘时平反。
弘时是雍正的三子,也是雍正实际长大成人的儿子中的长子,他是乾隆的哥哥。弘时为人秉性率直,与父亲雍正城府极深形成反比,也因此他自幼不被雍正所喜爱,而雍正继位后更是直接把他跳了过去,立了乾隆当继承人。
由于不被父亲雍正喜爱,所以弘时逐渐对老爹雍正不满,在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打击迫害政敌弟弟康熙第八子胤禩和第九子胤禟时,弘时平日被温文儒雅的八叔胤禩所吸引,对胤禩极有好感,因此他替胤禩求情,指责父亲雍正迫害亲兄弟,最终触怒了雍正。
雍正后来将弘时过继给胤禩为子,并和胤禩一同被削除宗籍,圈禁起来。弘时被圈禁一年多之后抑郁而亡。
而乾隆继位后的一道圣旨就是替哥哥弘时平反,乾隆认为弘时人已经去世了,理应人死罪消,代替老爹雍正宽恕了弘时,并将弘时的身份重新收入爱新觉罗宗谱《玉牒》中。
从乾隆替弘时平反就能看出乾隆对于老爹雍正对胤禩和胤禟的惩罚不以为然,甚至乾隆内心也是认为雍正对两位叔叔做得过分了,但乾隆却没有像哥哥弘时那样直接表现出来。
当然,乾隆除了内心对父亲雍正的不认可之外,他之所以在刚继位之后就立刻替哥哥弘时平反也是为了拉拢人心,他是为了向外界释放信号,告诉大家我乾隆和老爹雍正不一样,而乾隆更加宽仁。
这也是乾隆继位之初为了拉拢和安抚宗室人心的手段,毕竟雍正的刻薄寡恩,对兄弟们残酷的打击和迫害已经让皇室成员感到了危机,雍正以严苛手段震慑了皇室成员,那么新继位的乾隆不拿出点手段,怎么能让皇室成员臣服自己,所以老爹雍正以严,那儿子乾隆就以宽。
包括乾隆继位之后立即释放了被雍正下旨终身圈禁的胤禩党羽康熙第十子胤誐和第十四子胤禵二人,要了解他们俩都是胤禩的死党,尤其胤禵当初也是雍正继承皇位道路上的强大竞争对手,胤禩当初在失去康熙喜爱之后,改为全力扶持与自己关系亲密的胤禵争夺皇位,如果胤禵不是雍正同母亲弟弟,恐怕下场也就和胤禩、胤禟一样了。
乾隆继位之后立刻推翻了老爹雍正定在胤誐和胤禵身上的罪名,将二人释放出来,这也是乾隆拉拢皇室成员的手段之一,连胤禵这种曾经一度对皇位威胁极大的人都能获得特赦释放,那乾隆真可谓是宽仁到家了。
而实际上胤誐和胤禵二人被雍正整整圈禁了十年,被释放出来时年纪都已经很大了,两人的政治影响力早已不复存在,所以乾隆才会将他们二人释放出来,释放他们也表现出了乾隆的宽仁,而且二人对乾隆丝毫造成不了政治威胁,这是一个既能收买人心又没风险的买卖,乾隆当然乐意为之了。
到了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时,乾隆更是下旨以雍正的名义宽恕了胤禩和胤禟的罪责,乾隆命将胤禩和胤禟及其后人恢复皇室宗籍身份,还释放出了被幽禁了50多年的胤禟长子弘晸,并且乾隆还捎带手把被自己整死的弘晳也平反了。
乍一看似是乾隆挺宽仁,把老爹雍正整死的人全都平反了,连自己整死的人都平反了,但实际上这就是乾隆的一场政治秀。
想一想当时距离胤禩和胤禟被迫害致死已经53年,距离弘晳逆案发生也已经39年,他们的政治影响力早已消散,乾隆替他们翻案几乎是没本钱的收买人心好手段,释放胤誐和胤禵给他们俩晋封爵位还需要花钱,但是给胤禩和胤禟翻案那可是近乎零成本的买卖,既显示出了乾隆的宽仁,也进一步拉拢了皇室成员得人心。
最关键的是这件事是在乾隆中后期,当时乾隆通过励精图治已经把大清推向巅峰,他自认为他的成就早已超乎了父亲雍正,他完全有资格站出来替叔叔胤禩和胤禟平反了。而且这样做也给“乾隆盛世”添了光辉的一笔,把老爹定的铁案推翻,更彰显出了乾隆的魄力。
所以乾隆替那些被雍正打压和迫害的人翻案不光是内心中对老爹雍正的不认可,还有更多的是为了拉拢人心,展现自己宽仁的一面。
写在最后
其实乾隆继位后还做过一件坑爹的事情,当初雍正在将胤禩和胤禟迫害致死后,曾经受到民间舆论攻击,后来雍正更是借着吕留良文字狱案,撰写了《大义觉迷录》专门针对自己的弑父、逼母、诛戮兄弟等不利舆论进行驳斥,并派人在全国宣传演讲《大义觉迷录》。
结果乾隆继位后却将《大义觉迷录》列为禁书,禁止刊印,禁止民间私藏,更坑爹的是雍正曾经公告天下自己的后人不得加害曾经劝陕甘总督岳钟琪造反、牵出吕留良文字狱案的曾静和张熙师徒二人,而乾隆继位之后立刻以毁谤先帝的罪名将曾静和张熙凌迟处死。
禁止《大义觉迷录》发行,凌迟了曾静和张熙师徒二人,乾隆继位之后的一系列行为简直就是不把老爹雍正坑死不罢休的行为,这相当于否定了雍正对自己的辩解,这就使得民间那些关于雍正的不利言论让老百姓信以为真,认为乾隆这是欲盖弥彰,雍正之前为自己辩解的《大义觉迷录》都不被他儿子认可,就说明了雍正那些恶名骂名都是真的,乾隆这一下整的雍正到现在很多污名还没有洗净,所以这么看乾隆不就是坑爹呢嘛。
因此说乾隆这一生其实都是在学习爷爷康熙,他在康熙的基础上又加进了自己所理解的帝王权谋之术,所以乾隆的仁政比康熙的仁政更加虚伪一些。
乾隆内心中是并不认同老爹雍正,而且乾隆还利用老爹雍正的严苛,来彰显自己的宽仁,说他是踩着老爹雍正来展现自己都毫不为过。
并且乾隆不光是对老爹雍正的不认同,他打压胤禄、张廷玉,追究和指责已死的鄂尔泰和田文镜也好,还是替弘时、胤禩、胤禟翻案,他都是有着自己明确的政治目的,打压雍正器重和喜爱的人是为了巩固皇权,替这些被雍正定罪迫害死的人翻案则是为了拉拢人心,从这些都可见乾隆是一位非常善于玩弄权术的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115文库 » 被雍正打压的人乾隆都平反了 乾隆为什么转头打压老爹器重的大臣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专业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