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当初培养那么多的人才 司马懿夺权时为何没有人站出来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和司马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曹操当初培养了那么多的忠臣良将,司马懿夺权的时候,为何没有站出来反对?

  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代不如一代人,这句话放在三国时期的曹魏简直太贴切不过来。曹操在世时,曹魏集团的文臣武将多如过江之鲫,张辽、徐晃等人都是当世名将,郭嘉、荀彧更是比肩卧龙凤雏。然而当曹操去世后,曹氏一族迅速衰败,他一手建立的曹魏基业也随之落入司马家族之手。

  公元220年3月,曹操去世,其子曹丕随即篡汉称帝,此时是曹氏一族最高光的时刻。然而,当短暂的辉煌过去后,曹氏一族只不过当了短短两代帝王,曹魏的大权就旁落至司马一族手中。

  公元249年,屡遭排挤太傅司马懿趁大将军曹爽陪曹芳离开洛阳至高平陵扫墓之机,趁机占据京都,逼迫曹爽认罪投降,史称“高平陵之变”。经此事变,曹氏一族在朝中的力量几乎被司马懿连根拔起,受牵连的人数多达5000多人。

  失去了曹氏宗族的支持,曹芳彻底成为了孤家寡人,被迫在四个月后改元嘉平。司马懿肃清曹氏一族的影响力后,又趁机大肆提拔亲信,满朝文武都成为司马家族客卿。“高平陵之变”成为曹魏最绝望的时刻,当初曹操如何对待汉献帝刘协,如今司马懿就如何对待魏帝曹芳。

  从时间线上来看,“高平陵之变”发生时距离曹操去世也不过才短短29年的时间,当初曹操培养了那么多的忠臣良将,为何司马懿夺权时,却无一人站出来反对呢?倘若当时有人能站出来拥护曹爽,曹氏一族也不至于如此被动。

  整个三国时期,真正爱才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刘备,另一个就是曹操。刘备仁义,也有爱才之心,所以他手下的人才最多。只是刘备始终受困于益州,空有良臣猛将,却始终无法染指中原。而曹操则不一样,他不但“挟天子以令诸侯”,手中更是执掌朝廷大权,趁机招揽了无数能人异士。

  以关羽为例,他一生中最引以为豪的身份并非是前将军,也不是襄阳太守,而是“汉寿亭侯”。关羽的前将军是刘备封的,而这个“汉寿亭侯”却是曹操给他的,为何关羽对前将军不屑一顾,反而以“汉寿亭侯”自居?原因很简单,就因为寿亭侯是汉朝正统,是汉献帝刘协亲赐的爵位。

  当初曹操明知关羽是刘备兄弟,仍然费尽心机想要争取关羽,又是送金又是送马送爵位,足以证明曹操的爱才之心。事实上,曹操确实用金钱名利的手段拉拢了不少人才,这些人也没有让曹操失望,他们帮助曹操出谋划策冲锋陷阵,奠定了曹魏一统江北的宏图大业。

  时过境迁,随着曹操的离世,他一手为曹魏打造的人才梯队也开始逐渐崩塌。程昱、夏侯惇和曹操同一年去世,两年后张辽也去世了,又过了一年贾诩、曹彰也去世了。公元227年,曹魏又损失两员大将,徐晃和许褚在这一年同时去世。其余谋士,也大多在几年之后相继去世。

  在曹操留下的心腹谋士当中,蒋济倒是活得很久,他不但活到了公元249年,甚至还亲自参加了“高平陵之变”。只是令人感到讶异的是,他在这次事变中站在了司马懿一边,联合司马懿亲手摧毁了以曹爽为代表的的曹氏宗室集团。曹爽倒台后,蒋济因功被封为都乡侯,也许是因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愧疚,没过多久他就郁郁而终了。

  蒋济从建安十三年就跟随曹操,更是在赤壁之战后献计保住合肥,绝对算得上是曹魏集团的元老了。曹操对他也十分优待,多次采纳他的建议,更重要的是曹操对他十分信任,而且是那种毫无保留的信任。曾经有人向曹操报告蒋济谋反,曹操听了哈哈大笑,对左将军于禁等人说,蒋济怎么可能谋反呢?这一定是有愚民作乱,希望引发争议罢了!

  蒋济一直深受曹操厚待,连他最后都背叛了曹氏一族,更何况那些文臣二代?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曹魏面临了最绝望的时刻,文臣二代几乎全都成了叛徒,而武将二代则全都是废物,不堪大用,根本就没有人敢跳出来反对司马懿。至于曹氏一族的其他子弟,更不可能给曹爽提供什么帮助,因为他们早已被曹丕打压成普通人了。

  曹丕继位后,虽然对曹氏一族的宗亲也有封赏,但是大多都是赐予虚爵不给实职,生怕他们会犯上作乱。而且曹丕对宗室管理极为严格,只允许他们保留很少的亲兵数量,最多只能用来看家护院。所以当“高平陵之变”爆发时,留在都城的曹氏宗族人数虽多,但是他们手中却只有一些家丁,根本无力与司马懿的军队抗衡,最后只能坐以待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115文库 » 曹操当初培养那么多的人才 司马懿夺权时为何没有人站出来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专业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runsly@qq.com

工作时间:8:30-18:0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