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蓼
3881两栖蓼的简介
两栖蓼(拉丁名:Polygonum amphibium L.),是蓼科蓼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横走。总状花序呈穗状,顶生或腋生。瘦果近圆形,双凸镜状,黑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7~8月,果期8-9月。两栖蓼普遍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生于湖泊边缘的浅水中、沟边及田边湿地,海拔50-3700米。两栖蓼的全草可用于痢疾和疔疮。此外,两栖蓼的叶大,花穗大,粉红色花序惹人喜爱,是园林水景颇佳的观赏植物。
药名:
两栖蓼拉丁学名Polygonum amphibiumL.
别名:
界:
门:
纲:
亚纲:
石竹亚纲目:两栖蓼。
蓼目科:
蓼科亚科蓼亚科
族:两栖蓼。
蓼族属:
蓼属网整理发布。
种:两栖蓼。
两栖蓼组蓼组
命名来源Sp. Pl. 361. 1753
网整理发布。
两栖蓼的别名
小黄药(《贵州草药》)。
两栖蓼的来源
为蓼科植物两栖蓼的全草。
两栖蓼的植物形态
两栖蓼
多年生草本,有根状茎。生于水中者:茎横走,节部生根;叶有长柄,柄由托叶鞘中部以上伸出;叶片矩圆形,浮于水面,长5~12厘米,宽2.5~4厘米,先端钝,基部通常为心形。生于陆地者:茎直立,不分枝;叶有短柄;叶片宽披针形,密生短硬毛,长6~14厘米,宽1.5~2厘米,顶端急尖,基部近圆形;托叶鞘筒状,顶端截形。花序穗状,顶生或腋生;苞片三角形;花淡红色或白色;花被5深裂;雄蕊5;花柱2,伸出于花被之外。瘦果近圆形,两面凸出,黑色,有光泽。
网整理发布。
生于湖泊、河流浅水中和水边湿地。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湖北、云南、贵州等地。
两栖蓼的采集
夏、秋采收。
两栖蓼的功效与作用
两栖蓼的化学成分
含黄酮类金丝桃甙、锐蓄甙、槲皮黄甙、槲皮素、山柰酚和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另含绿原酸和咖啡酸。此外,含生物碱。生长在水中时,含痕量生物碱,花期增加到0.017%,然后消失。如生长在陆上,花期开始时含0.04%,盛开时达0.29%。如再移植于水中,则生物碱含量又下降。
网整理发布。
两栖蓼的药理作用
木犀草素的作用参见"忍冬藤"条。
两栖蓼的性味
《贵州草药》:"性平,味苦。"
两栖蓼的功用主治
《贵州草药》:"清热利湿。治痢疾,脚浮肿,疔疮。"
两栖蓼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两栖蓼的图片
两栖蓼的选方
治疔疮:小黄药、野烟各三钱。捣绒外敷。(《贵州草药》)
关于两栖蓼的功效与作用小编就介绍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关注。
115文库 » 两栖蓼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专业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