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寄生

槲寄生

30 7113

槲寄生的简介

槲寄生〔拉丁学名:Viscum coloratum(Kom.)Nakai〕,别名:北寄生、桑寄生、柳寄生、黄寄生、冻青、寄生子,为桑寄生科槲寄生属灌木植物。植物带叶的茎枝可供药用,具有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用于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打损伤。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等功效,槲寄生提取物可改善微循环,其总生物碱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中文名 槲寄生

界:

纲:

科:

别名:

冬青(辽宁),寄生子(四川),台湾槲寄生(台湾),北寄生

二名法 Viscum coloratum

拉丁学名 Viscum coloratum (Kom.) Nakai槲寄生。

门:

目:

檀香目

网整理发布。

属:

槲寄生属

亚纲:槲寄生。

原始花被亚纲

别 称 冬青(辽宁),寄生子(四川),台湾槲寄生(台湾),北寄生

网整理发布。

英文名 Holly,ilex,Chinese ilex

类别:茎藤类槲寄生。

英文名:ColoredMistletoeHerb

别名:

北寄生、桑寄生、柳寄生、寄生子。

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coloratum(Kom.)Nakal的带叶茎枝。

采制:全年可采,切碎,晒干备用。

性味:

茎枝呈圆柱状,直径3~8mm,节部稍膨大,粗至1.5cm,有紫黑色环纹;表面金黄色,有不规则纵斜皱纹。叶片质厚,金黄色至黄棕色,多横皱纹。茎质地坚硬,横断面淡黄色,皮部较疏松,形成层环明显,射线类白色,髓小。性平,味甘、苦。

网整理发布。

植物形态:常绿半寄生小灌木,高30~60cm。茎枝圆柱形,黄绿色或绿色,节明显,节上2~3叉状分枝。单叶对生,生于枝端,无柄,近肉质,有光泽,椭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全缘,两面无毛。花单性异株,生于枝端或分叉处;雄花花被4裂,雄蕊4,无花丝,花药多室;雌花1~3朵生于粗短的总花梗上,花被钟状、4裂,子房下位。浆果球形,半透明,熟时橙红色,富有粘液质。花期4~5月,果期9月。

网整理发布。

生长地:寄生于榆树、桦树、枫杨、梨树、麻栎等树上。主产东北、华北地区。

化学成份:茎叶含齐墩果酸、β-香树脂醇(β-amyrin)、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及黄酮类化合物;叶还含黄槲寄生甙A、B及羽扁豆醇(Iupeol)。

槲寄生的功效与作用

槲寄生的功效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胎动不安。

槲寄生的作用

⑴治好慢性气管炎

将陈皮1.5g,槲寄生3g(又称陈寄饮),放入茶杯或碗中,用开水200ml冲泡,加盖放10分钟后服用。第1次服一半,第2次服时加等量开水再服一半,依此日服3次,1剂连冲3日,饭前饭后服均可。观察200例,结果近控42例(21%),显效69例(34. 5%)。

⑵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等。

该品既能祛风湿,又能养血益肝肾,强筋骨。故可用治营血亏虚、肝肾不足之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等证。对肝肾不足之痹痛尤为适宜。常与独活、秦艽、桂枝及杜仲、当归等药同用,如独活寄生汤。

网整理发布。

⑶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该品补肝肾、养血,故有固冲任、安胎之效。多与阿胶、川续断、菟丝子等配用,如寿胎丸。

槲寄生

⑷治好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

⑸将槲寄生注射液12ml(相当于生药24g)与25%葡萄糖溶液20~40ml合并后供静脉注射,或18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治好14日。在心律失常组中,少数病例采用肌注,方法为每次2~4ml,每日1~2次。共治好心绞痛181例,均有频发心绞痛,并有心电图ST-T改变或运动试验阳性,年龄29~78岁,部分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心律失常或有陈旧性心肌梗死;治好心律失常114例,多为冠心病、心肌炎所致,其中房性早搏17例,室性早搏45例,心房颤动2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束支传导阻滞3例,窦房阻滞1例,其他22例(指窦性心动过缓并有多种心律失常者等)。结果:181例心绞痛中,显效35例(19.4%),有效115例(63.5%),无效31例(17.1%),见效率为82.9%。有177例治好前及疗程第1、7、14日皆做用药前后心电图对比,其中显效18例(10.1%),有效76例(43%),无效83例(46.9%),见效率为53.1%。心电图中有束支传导阻滞者用药后皆无变化。

网整理发布。

⑹在病程与疗效关系比较中,以2年以内及4年以上者作对比,共57例,结果提示,病程长短对槲寄生疗效影响不大。114例心律失常患者中,显效11例(9.4%),有效30例(26.3%),无效73例(64.3%),总见效率为35.7%,其中房性早搏见效率为35.3%,室性早搏为46.6%,阵发性房颤为50.0%,持久性房颤为16.6%,其他心律失常均无明显疗效。由此可见,以阵发性房颤及室性早搏的疗效蕞佳。治好过程中,常见有注射后头胀、头晕、咽部热感、药味等,均为一过性,不影响治好。有2例出现皮疹。1例有全身关节酸痛。另有12例,于疗程中曾有畏寒、发热,其中多数仅为低热,但也有达38℃以上者,一般仍继续治好,或于改用葡萄糖稀释注射后(这些病例起初系用生理盐水稀释)发热即见消失。

槲寄生的图片

药理作用

⑴对心血管的作用

鲜叶的乙醇浸液给麻醉兔、狗皮下注射,可使血压下降达1h以上。

槲寄生注射液0.25g/100ml洛氏液对离体豚鼠心脏有扩张冠脉作用, 也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冠脉收缩;总黄酮12.5mg/kg静脉注射,对麻醉狗可明显降低动脉压, 减慢心率;总黄酮20mg/kg静脉注射,使麻醉狗冠脉流量增加, 冠脉阻力下降,并一定程度降低动-静脉氧差和心肌耗氧量。

⑵对脑啡肽含量的影响:槲寄生煎剂5g/只灌胃, 对脱氧皮质酮盐性高血压大鼠所出现的脑干、纹状体甲脑啡肽和亮脑啡肽含量的升高,下丘脑甲脑啡肽含量的降低, 能使其恢复正常水平。

槲寄生

⑶另外,还有抗血小板聚集、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⑷改善微循环。

⑸降压作用。

⑹抗血小板凝聚作用:静脉注射槲寄生总苷注射液2.5mg/kg和5mg/kg,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呈明显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维持时间约1小时。体外给予总苷1.6mg/ml、3.2mg/ml和6.4mg/ml,对ADP、凝血酶、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均呈明显的抑制作用,畦作用与8mg/ml乙烯水杨酸作用相仿。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试验表明,静脉注射总苷10mg/kg能显著抑制动脉内血栓形成。给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肌肉注射总苷注射液40mg,每日1次,连续14天,可显著抑制ADP和肾上腺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⑺抗肿瘤作用:给体内移植型肿瘤小鼠分别腹腔注射槲寄生总生物碱50mg/kg和75g/kg,连用7~10天。结果表明,槲寄生总碱对Lewis肺癌、S37实体型肿瘤、EAC、S180、ARS及L1210白血病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有较明显地抑制C57BL/6小鼠Lewis费按肺转移的作用。

⑻其它作用:槲寄生能不同程度地损伤体外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形态,抑制内皮细胞合成释放前列环素I2(PG I2),但经凝血酶激发后的内皮细胞合成释放PGI2功能未受影响。此外,槲寄生还抑制凝血酶激发前后内皮细胞合成释放Von Wlillibrand因子(vWF)。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与槲寄生多糖及其中性组分共同培养均可显著增加其TNF-α、IL-1的分泌。

关于槲寄生的功效与作用小编就介绍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关注。

115文库 » 槲寄生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专业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槲寄生

    槲寄生,中草药方,健康生活网,槲寄生的简介,槲寄生的图片,药理作用,槲寄生〔拉丁学名:Viscum coloratum(Kom.)Nakai〕,别名:北寄生、桑...

    2023-04-23 16:43:33
    0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runsly@qq.com

工作时间:8:30-18:0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