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黄皮的简介
2022-04-02 2775野黄皮,中药来源二种植物,齿叶黄皮和粗齿叶黄皮,药用基源是叶和根,主治:感冒;麻疹;哮喘;水肿;胃痛;风湿痹痛;湿疹;扭挫伤折。
药名:
野黄皮拉丁学名ClausenadunnianaLevl
别名:
接骨木,山黄皮、假黄皮,山茴香界:
门:
科:
种:
野黄皮拼音YěHuánɡPí英文名leaforrootofDentateWampee
出处:野黄皮的简介。
出自《广西药植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齿叶黄皮及粗齿叶黄皮的叶、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ausenadunnianaLevl.[C.willdenowiiLevl.;C.dentata(Willd.)auct.nonRoem.]
采收和储藏:
全年均右采收,叶,鲜用;根,洗净,切片,晒干。野黄皮的简介。原形态1.齿叶黄皮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约3m。全株有香气,以叶为甚。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常聚生于枝顶,长15-40cm;小叶柄带红色,长4-8mm;小叶5-15,卵形、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5-9cm,宽2.5-4cm,先端急尖或渐尖,或尾状尖而钝头,基部钝斜或为宽楔形至楔形,两侧略不对称,边缘有明显的圆锯齿,上面深绿,下面浅绿,近于无毛。聚伞圆锥花序腋生;花柄无毛;萼片4,稀为5,广卵形,长不超过1mm;花瓣4-5,白色,长圆形,长3-4mm;子房上位,近圆球形,花柱比子房短,柱头略成四棱。浆果近圆球形,直径6-10mm,紫黑色或暗紫色;每果有种子1-4颗。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网整理发布。
2.粗齿叶黄皮本种与齿叶黄皮区别在于:花轴、叶轴及小叶片均被长柔毛,也有小叶片因毛脱落而无毛,但在边缘则有少数长柔毛,小叶片质地较正种为厚而大,边缘常为不规则的浅波状或具不明显的钝锯齿。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石灰岩石山坡灌木丛或疏林中。野黄皮的简介。资源分布:
1.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2.分布于贵州、云南。
化学成分:
根皮含欧前胡内酯(imperatorin),齿叶黄皮素(dentatin),去甲齿叶黄皮素(nordentatin)。药理作用欧芹属素乙与佛手柑内酯同为映哺香豆精类,皆属光活性物质,毒性较佛手柑内酯为大,而较花椒毒素为小。慢性毒性有胃肠刺激,脾及肾上腺的出血,肝的混浊肿胀,脂肪变性及坏死。大鼠服欧芹属素乙后,出现于大便中,而皮肤中则无,故有人认为它治好白癜风的效果不及花椒毒素(可至皮肤中)。
网整理发布。
关于野黄皮的简介小编就介绍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关注。
115文库 » 野黄皮的简介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专业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